推动科技创新再创新
前不久,《自然》杂志发布的两则新闻引发关注。一则是根据评估报告,中国在2019年首次成为“化学第一大国”,高质量化学论文产出超过日本、韩国、印度之和。另一则是《自然》杂志新闻评论部评选出2019年十大杰出论文,中国成果占两席。
论文是评价科研水平的指标之一。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的国际综合性科学期刊上取得不俗成绩,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相关领域科研的进步。在推动科研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,我们既有量的飞跃,也有质的提升。
“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,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,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。”我国科研领域全方位的进步,与广大科研工作者的付出密不可分。以化学研究为例,要想在这个基础性、交叉性强的学科做出原创性贡献,并不容易。这有赖于系统的学科知识作支撑,需要大量实验来获取数据并加以验证,因而少不了“板凳要坐十年冷”的积累,甚至是一次次失败与挫折。广大科研工作者葆有追求真理、永攀高峰的科学精神,孜孜以求、刻苦攻关,推动科研不断抵达新的高度。
进一步来看,科研领域取得长足进步,也是我们长期规划、长期攻关、长期投入结出的果实。最近,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同步辐射装置通过鉴定,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毕,首艘国产航母“山东舰”正式交付使用……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的涌现,标注着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稳步提升。这些成果,不是靠某个领域的单点突破就能实现的,背后是科研力量的系统集成、锚定尖端科技的战略定力以及国家综合实力的支撑。厚积薄发,正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法则。
当然,在对成绩感到欣喜的同时,我们也应看到不足。总体上看,在科研领域尤其是基础科学研究方面,我们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。去年国务院印发的《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》指出,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,数学等基础学科仍是最薄弱的环节,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,基础研究投入不足、结构不合理,顶尖人才和团队匮乏。解决这些问题,是我们迈向世界科技强国的当务之急。应用创新和基础研究是相互促进的,以扎实的科研成果打好地基,才能把科技的大厦建得更高。
科学研究有其客观规律,难以毕其功于一役。通过长期攻关,我国科研取得了长足进步,但要想成为世界科技强国、打造科研创新高地、取得更高水平的成果,依然需要久久为功。今天,随着基础研究人才队伍不断壮大,国家政策给予更有力支持,科研环境持续得到改善,我们必将在新征程上书写新的不凡成绩。
特别声明: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,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;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,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“来源”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;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,请与我们接洽。
上一篇:完善科技奖励 激发创新动力
下一篇:把高校性骚扰终结令落在实处
相关资讯
-
广西平果:改革开放“炼就”革命老区新传奇
2020-03-05 -
“年画重回春节”——走进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
2020-03-05 -
典赞·2018科普中国
2020-03-05 -
《大夫说》:“没症状”的中耳炎更危险
2020-03-05 -
《大夫说》:突发耳聋有个黄金治疗期
2020-03-05 -
又现“抱火哥”!济南消防员徒手抱喷火煤气罐冲出火海
2020-03-05 -
强国论坛杯“时代新人说”全国演讲大赛太原专场
2020-03-05 -
凌正辉领衔主演《很高兴遇见你》“反差萌”演绎学霸理工男
2020-03-05 -
“嫦娥四号”奔月还带了个“中德混血儿”
2020-03-05 -
迎五洲客计天下利(和音)
2020-03-05 -
摩洛哥警方查获1.48吨大麻制品
2020-03-05 -
乌兹别克斯坦和美国举行联合军演
2020-03-05